当前位置: 首页 > 保健版 > 健康快讯 > 前沿
编号:10757066
让我们一起创造美——访美容整形专家李琳主任
http://www.100md.com 2003年1月23日 《当代健康报》 2003.01.23
     ○做美容整形工作是对一个人灵巧性较客观的考验,从根本上说,中国人在灵巧性上有优势,但关键是我们起步太晚,做这个行业的经验太少、历史太短了。国外有很多国家从二战后即开始了创伤整容的临床研究,我们则是从朝鲜战争后才起步的,而且这个步子到了文革时又迈不动了,甚至退了回去,那时谁敢谈美呀!

    ○如果你对所从事的专业理解是深刻的、基础是扎实的、技术是精益求精的,那么你就是先进水平。而一些小手术术式的发展演化,只是形式的一种改变,而真正内涵的东西是你早已掌握了的。由此也可以说,我们中国美容整形业的发展,剔除了假冒伪劣,再少些急功近利,都正规起来,我们所拥有的就是先进的。 李 琳

    记者:在这个世界上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,但并不是人人都能找得到它,作为一名美容整形大夫,您对自己工作的性质是如何定位的?

    李琳:美容整形大夫是一个群体,我是其中的一员,给自己定位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是给这个群体定位。其实“美容整形”是早就存在的,像烧烫伤的治疗就是这样,但那时人们都是被动地进医院,进行必需的救治,而现在更多的是人们主动来找大夫,将自身某些不完美的地方进行一下“完美再造”。如果用一句话概括,以前是雪中送炭,现在则是锦上添花了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记者:人常说雪中送炭容易,锦上添花则要难得多,因为前者是救急,而后者所处的是一种被审视的境遇。在这种条件下,您认为一名合格或者出色的美容整形大夫应具备哪些条件和素质?

    李琳:传统的创伤整形是美容整形的基础,有了这个基础,开展各种手术就有了一个能够够得着的平台。当然这个平台的组成也是非常宽泛的,比如做眼部美容你要有眼外科的知识和技能;隆胸得有普外科的手术技巧;妇科整形还要掌握妇科的人体解剖与手术技巧方法。而且,单纯这些是不够的,以前传统的创伤整形大夫虽然基础好,但还得有大量的实践,尤其要注重审美观与心理学知识的强化与培养。

    记者:审美观是一个人世界观的组成部分,您认为应该如何培养呢?

    李琳:我想结合美容整形谈谈我对美的认识。人都是有个体差异的,因此,美容整形不可能像雕塑一样都能精雕细刻出同样的大卫来,它只能根据整形对象自身现有的条件进行美的有限度的发掘和创造,要是都按一个模式造出统一的面孔来,即使再符合美学标准,美也将不复存在了。因此我欣赏有个性的美。比如电影演员巩俐的小虎牙,有人说它难看,其实我觉得正是这颗小虎牙才让她具有了常人的美感,在众多“超凡脱俗”的影星里,她就具有了个性的美。再如很多女性脸上的美人痣,有些人想拿掉它,的确,拿掉了脸上就光滑了,但我认为这恰恰是失去个性美的表现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记者:那您认为《巴黎圣母院》中的卡西摩多的面容是一种个性美吗?

    李琳:我所指的个性美是有一个平台的,即首先是要有一个符合大众审美的平台,在这个台子上面,个性美的魅力才能得到体现。

    记者:其实抛开卡西摩多的面容,向心灵的深处看去,他是很美的。

    李琳:对。刚才我们谈的只是一种平面的美。真正的美是内外兼修的、多层次的,是心地善良,是一种高素质和有修养所折射出的美。所以说人与人之间外表上的一些差别并不就是美与丑的界定,只要具备了上述多层次美的特点,个性美就彰显出来了。

    记者:您谈到了个性美,与之同样存在的是人们对美的认识也是有“个性”的,我指的是差别。比如您和您的顾客对美都有各自的认识,那么这种观念上的差别是否会导致你们的冲突?

    李琳:很多顾客都是受了周围人的影响,比如别人做了个重睑(双眼皮),效果很好,她也想做一个,就来了。客观上讲,有些顾客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优缺点、应该做什么这个时候我会提出我的建议,但我从来不打“保票”,我觉得很多地方的“保票”宣传实际上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做法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记者:顾客会接受您的建议吗?

    李琳:大部分人在我们沟通之后能达成一致。

    记者:如果达不成一致怎么办?

    李琳:那我就建议他(她)不要做,不能单纯为了迎合顾客而去做。

    记者:您为顾客提出的建议是您医学和美学积累的体现,但人们对美的认识是有层次差别的,如果您的顾客对于美有更高一层的理解,您是否还坚持不去迎合的原则呢?

    李琳:你说的这种情况也有。比如有些表演艺术家,因为舞台工作的需要,要求做的夸张一些,在全面了解了这些情况之后,我们还是能满足顾客的要求的。

    记者:那这与您前面提到的不迎合顾客是否矛盾呢?

    李琳:不迎合的那一部分人大多具有从众心理,比如有人割了双欧式双眼皮很好看,但如果换成是肿眼泡割,就未必有这样的效果。本着对顾客也对我们自己负责的原则,我们是不会做的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记者:大部分顾客还是能和您达成一致的,您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?

    李琳:沟通很重要,因为美容不像看病,它是顾客与美容师之间对美的认识的碰撞与交流,而且有的顾客伴有很多的心理问题,所以,在这种碰撞式的交流中,你除了必须具备尽可能厚实的医学与美学底蕴外,还必须掌握更多的心理学知识并运用自如。

    记者:您是如何运用的呢?

    李琳:最重要的是要有耐心。然后是以一种平等的身份与顾客交流,共同探讨存在的问题,慢慢沟通以后,掌握顾客求美的动机,帮助他(她)出谋划策,最后双方达成一致。

    记者:您认为心理工作最主要的是要有耐心,但每个人的耐心都是有限度的,您体验过这种极限吗?

    李琳:有的,是在网上回答一个问题时,同一个问题我已经解释得非常清楚了,可他还隔三差五地问过来,持续了很多长时间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记者:您如何处理?

    李琳:人的耐心必须要有兴奋灶的支持,不同的病人、不同的问题才能使兴奋灶持续的兴奋,耐心才得以继续,如果一个问题已经解决得无可解决了,再提出来就只有拒绝了。

    记者:我看过一份资料,说韩国和日本的美容业非常红火,虽然日本和韩国整容的价格分别是我国的20倍和10倍,但仍有很多中国顾客趋之若鹜,尤其是韩国。您对这种现象有什么看法?

    李琳:做美容整形工作是对一个人灵巧性较好的考验,从根本上说,中国人在灵巧性上有优势,但关键是我们起步太晚,做这个行业的经验和历史太短了。国外有很多国家从二战后即开始了创伤整容的临床研究,我们则是从朝鲜战争后才起步的,而且这个步子到了文革时又迈不动了,甚至退了回去,那时谁敢谈美呀!

    但有一点得承认,中国的美容整形业发展是非常快的。首先是因为经济发展得快,再者人们的观念转变得快,这两者促成了这个行业的飞速发展。但前几年这种发展有些良莠不齐。还拿双眼皮来说,有些美容院并不具备做的经验和资格,以为只是埋上线,缝几针就可以了,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,这样做的事故层出不穷,有的(线)掉了,有的感染了,有的线结还在外面。

    记者:您觉得我们和国际先进美容整形的差距有多大?

    李琳:我谈一, 百拇医药